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东盟十国、中东六国紧随其后,32个国家集体与中国签下本币互换和贸易结算协议,总规模飙到4.5万亿人民币!这哪是签协议?分明是32个国家联手在美元霸权的“铜墙铁壁”上凿了个大窟窿! 先说巴西和埃及,这俩国家可都是 “狠角色”。巴西是南美巨头,埃及是中东要角,他们跟中国签了本币互换协议,直接用人民币和自家货币做生意,绕过美元。巴西签了约 1900 亿人民币的互换,埃及也紧随其后。这意味着什么?以后中国买巴西大豆,不用再换成美元了,直接用人民币和雷亚尔结算,省下了汇率波动的冤枉钱。埃及搞基建买中国设备,也能用人民币和埃镑直接交易,再也不怕美元卡脖子。 东盟和中东国家的加入,更是把这波操作推向高潮。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早就开始在内部玩转本币结算。现在中东土豪卖石油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既抱紧中国大腿,又悄悄给美元解绑。要知道,石油美元体系可是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现在中东国家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这对美元的打击可想而知。 中国的策略也很聪明,玩的是 “黄金 + 石油” 双轨战略。上海黄金交易所去年在沙特启用交割库,实现了中东地区人民币与黄金的 “双向自由兑换”,直接削弱了伦敦和纽约对全球黄金定价权的垄断。同时,中国还联合迪拜推出挂钩 “上海金” 的黄金合约,挑战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垄断百年的金锭质量认证体系。这种 “市场化浮动定价” 模式,既给人民币提供了硬通货信用担保,又避免了因黄金储备限制束缚货币政策。 再看看美国那边,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穆迪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 AAA 下调到 AA1,惠誉和标准普尔之前也下调了评级。这意味着美国在三大主要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主权信用评级全没了最高等级,美元作为全球最安全 “避风港” 的形象大打折扣。瑞银的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从峰值的 73% 降到了 60%,新兴市场央行都在增持黄金和调整资产配置,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中国这边则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越来越受欢迎,2024 年 7 月新增了 2 家直接参与者和 6 家间接参与者,现在直接参与者有 150 家,间接参与者 1401 家。2023 年,CIPS 处理业务 661.33 万笔,金额达 123.06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0.29% 和 27.27%。这说明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更绝的是,中国还在东盟搞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现在中国游客到柬埔寨吴哥窟旅游,可以用微信、支付宝直接用人民币买门票;柬埔寨游客到中国消费,也能用他们的支付系统 Bakong 旗下钱包产品扫码支付。这种便利化措施,让人民币在东盟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一季度,云闪付及境内银联合作钱包在柬二维码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 2 倍,创历史新高。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美元霸权的根基正在动摇。美国当年靠黄金和石油绑定全球经济,现在中国用人民币和黄金、石油双管齐下,一步步瓦解美元的垄断地位。正如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所说,美国近年来的政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美元逐渐失去部分吸引力。而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本币互换协议、跨境支付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正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然,美元霸权不会轻易倒下,但这 32 个国家的选择已经很说明问题。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用人民币结算贸易、储备资产,美元的 “独大” 地位终将成为历史。这场变革的深远影响,或许会超越关税战和科技战,成为 21 世纪全球权力重构的核心变量。咱们就等着瞧吧,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美元霸权的 “铜墙铁壁”,终究会被凿得千疮百孔!